我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。而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在歷史長河中也源遠流長。中國人的餐桌不但很特別,很多還很有深意。尤其是在中國古代,人們吃飯不但講究菜式和器具,還很講究座次。這些都是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的特色。那么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具體有哪些特點呢?我查閱了一些資料,在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。
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特點之一就是尊重為先。這個主要通過大家的座次來確定。
在餐桌上,中國飲食文化非常注重“尊重”二字。對于那些長者,老師或者貴客,通常都要做到謙虛禮讓。
中國人非常注重孝道。他們往往會先把最好的菜第一個送給自己家庭里的長輩品嘗,因為長輩們為了這個家付出最多。在古時候,雖然人們生活拮據,但是善待自己的長輩并盡力照顧好他們是必須盡到的義務。
盡管中國的主人都很友好,但作為客人也要向主人表示敬意。在晚餐開始前,主人往往會寒暄一番,客人只有在聽到“請用,隨意”等類似的話語后才能開始用餐。否則,會讓人感到不舒服。
主人一般會把主菜放在餐桌的中央,其余的菜圍繞擺放。通常主菜會面向貴賓或者年長者,這也顯示出尊重的美意。
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特點之二就是筷子文化。
大家都知道,筷子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的,并廣泛運用與大家的日常生活。一直沿用至今,中國人早就已經習以為常。因為它不但制作工藝簡單,并且材料普通方便易得。所以筷子是我們中國特有的餐具。
中國人都用筷子吃飯,筷子文化在中國由來已久?,F在,筷子的使用也已經深入到其他許多地方,如:越南,韓國,朝鮮等等??曜拥恼Q生象征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。這一對筷子雖然看似簡單,但是他可以夾,繞,戳住食物。同時,在一些重大的場合中,例如婚禮喜宴,贈送筷子作為禮品也寓意幸福,吉祥。
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特點之三就是在重要時刻體現得更加明顯。
首先是在老年人過生日的時候,對于壽宴的飲食也特別講究。生日是每一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之一。在年輕的時候,人們往往在生日前要吃一碗面,寓意長壽;在生日當天則吃蛋糕慶祝。等人到了中年,這時候的生日更為重要,除了吃面和蛋糕之外,大家還會送上蟠桃祝福長壽安康。
在結婚的大喜日子,中國人往往會吃花生,龍眼等食品,祝福新人能馬上有愛情的結晶。
有些地方還流行吃九大碗,俗稱吃九碗(或是酒碗),寓意新人長長久久。
在端午節,盡管不是所有人都能親眼欣賞到賽龍舟的精彩比賽。但是,他們都會吃粽子,用糯米,鮮肉以及竹葉等原材料包出來的特別食物。這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著名的歷史人物屈原而制作的,人們害怕他吃不飽,就會給他做各種樣式和形狀的粽子。
中秋節的時候,大家都要賞月吃月餅。
在中國農歷最后一個月的第八天,中國人都會吃“臘八粥”,來紀念和分享大家的成果,至今這個傳統沒有改變。
對于中國家庭,如果有孩子出生了,父母們會為鄰居送上紅雞蛋慶祝這件喜事,有時候會在紅雞蛋上點上黑點,表示孩子的出生日期,或者暗示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。
中國傳統飲食文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在新年的時候。這個時候大家都會聚在一起,享用雞鴨魚肉,慶祝新年的到來,這些食物也寓意來年的繁華與豐收。到了正月初一和元宵節,大家還會在一起享用湯圓。寓意一家人團團圓圓。
以上就是一些關于我們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特點的介紹。作為一個中國人,請你一定要將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特色記住,并且傳承下去。


評價
評價(0條評價)
猜你喜歡
食堂承包商CANTEEN CONTRACT
點擊排行RANK